医改“云县模式”突显引领示范效应

时间:2019-12-06

作者:云县医共体

云县建立以紧密型县乡村医疗卫生服务一体化管理为核心的县域医疗卫生共同体,走出了一条县乡村医疗卫生服务一体化改革的“云县路子”,搞活了绩效分配,实现了县域内资源整合,实现了工作理念和工作方法的转变。2014年,云县医改工作被国务院医改办选入《2014年县级公立医院综合改革案例选编》;2015年,云县医改工作被国务院医改办选入《2015年全国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案例汇编》;2017年8月,云县被国务院医改办确定为全国30个县级公立医院综合改革示范县之一——

2012年,云县被确定为全国第二批县级公立医院改革试点县和全省县级公立医院改革试点县。

云县人民医院建立以紧密型县乡村医疗卫生服务一体化管理为核心的县域医疗卫生共同体,闯出了一条适合全县医疗卫生改革发展的新路子,搞活了绩效分配,实现了县域内资源整合,实现了工作理念和工作方法的转变,实现了县乡村医疗卫生服务能力全面提升,有效解决了群众就近就医难题,打造出了在全国全省都具有引领和示范效应的医改“云县模式”。

“医改的目标是提高公立医院的医疗服务能力和水平,为群众提供优质、高效、便捷、满意的服务,有效解决群众就近就医问题,让90%的群众在县域内就诊,最终落实分级诊疗。”云县人民医院党委书记、院长罗开富说。

云县通过以“县乡村一体化模式”为载体来整体推进、化解医改中的矛盾和难题,通过整合县级医疗卫生资源,把县人民医院中医医疗资源整合到县中医院,把县中医院西医医疗资源整合到县医院,共同实现错位发展,在县域内所有公立医疗机构(包括县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妇幼保健和计划生育服务中心、乡镇卫生院和村卫生室)组成一个医共体,民营医院以医联体的形式加入,形成全县一盘棋运作,扎实推进所有医改项目落实。最后通过医共体内“医保总额打包支付方式”改革,把常规模式下的利润转变为“打包”模式下的成本,县乡村利益捆绑,倒逼乡村两级做实做细公共卫生及家庭医生签约服务,使医务人员真正回归本质。

对症下药 搭建均衡发展平台

“县乡结合、上下联动的县乡村医疗卫生服务—体化管理模式,有力促进了县级医疗资源延伸到乡(镇)村。”罗开富介绍。

云县人民医院把二级甲等综合医院管理理念引入到乡村卫生管理体系中,以“输血”促“造血”,促进乡(镇)村医疗卫生工作步入规范化、制度化和科学化的管理服务模式,乡(镇)村卫生院(所)管理得到规范,医疗质量与安全得到保障,卫生院门诊量、住院量逐年增长,医疗业务收入逐年增长,一、二级手术,常见病,多发病,常规诊疗在基层得到有效开展。

一整套医疗卫生服务县乡一体化改革实施方案,随着工作的开展逐步明晰:强化龙头保障,健全和完善现代医院管理制度,保证县域医疗卫生医共体建设有效实施。打牢基础,提升县级公立医院综合服务能力。

这一套管理制度,打牢了4个基础——深化管理体制改革,打牢管理团队基础;创新人事管理机制,打牢帮扶队伍基础;完善绩效考核制度,打牢主动服务基础;强化服务能力建设,打牢管理实力基础。

值得一提的是,云县整合了县人民医院和县中医医院的医疗资源,促进中西医全面发展,奠定龙头基础。同时,巩固了二级甲等医院创建等成果,并正在按照三级医院标准建设县第二人民医院;强化人才培养和学科建设。

同时,最大限度发挥县中医医院在中医药发展中的龙头带动作用,强势推进覆盖县乡村中医药服务网络建设,依托名老中医专家传承工作室等项目,对全县乡、村中医药从业人员进行中医药适宜技术培训,培养中医药事业发展的人才队伍。全县每个乡镇卫生院都开设了中医科,194个村卫生室中有80%以上开展中医适宜技术。通过做强县医院这个龙头,才能接得住、做得了、做得好以紧密型县乡村医疗卫生服务一体化管理为核心的医共体建设。

为解决群众“看得起病、看得好病、少生病”,云县多措并举,在医共体内扎实推进分级诊疗和家庭医生签约服务,为患者提供连续性诊疗服务。

按照“小病不出村、常见病不出乡、大病不出县”的就医原则,云县进一步明确县乡村三级医疗机构的功能定位,有效落实分级诊疗制度。同时,建立和完善医共体内上下转诊机制,县

深度融合 盘活县乡医疗资源

整合县乡两级医疗卫生资源,是医疗卫生服务县乡一体化改革的核心。

自启动实施县乡村医疗卫生服务一体化管理以来,云县卫生计生部门将乡镇卫生院的管理权、经营权、人事权和分配权全部下放云县人民医院,并在县人民医院组建县乡村医疗卫生服务一体化管理中心,负责统筹“一体化”管理服务工作。同时,在各乡镇卫生院加挂云县人民医院分院牌子,统一纳入县人民医院分院管理。

“‘三点三片区’的规划设置,切实建立起区域性医疗设备、卫生专业技术人员和医疗技术资源共享,以及各医疗机构之间快速有效的医疗卫生联动机制,破除医疗卫生机构‘各自为政’。”罗开富说。

盘活医疗资源的关键是医疗人才资源。改革中,如何完善医疗机构考核和绩效分配政策,有效调动各级医务人员工作热情是一个绕不开的命题。

云县进一步创新,促进一体化医共体内部优质医疗资源上下贯通,全面提升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服务能力。

云县人民医院的做法是,重点突出多劳多得、优绩优酬、同工同酬,并重点向临床和公共卫生一线、业务骨干、关键岗位、高风险科室和边远乡(镇)卫生院倾斜,合理拉开收入差距。

在人事管理上,建立“乡编县用、县管乡用、乡管村用”的人员编制打包统筹备案机制和县乡卫技人员柔性流动管理机制,使全县卫技人员县乡纵横流动、统一招聘、管理、使用、培训,突破了县乡公立医院人事管理瓶颈,促进了人力资源有序流动,实现医联体内部优质资源上下贯通。2017年,使用全县卫生计生系统编制引进人才32人,与编内同类人员同工同酬招聘编外医药类本科毕业生20人;完成县乡卫技人员流转3批次共50余人。同时,大胆创新乡镇卫生院人事管理机制,认真执行乡镇卫生院院长由县人民医院院长提名、县卫计局考察任命,乡镇卫生院副院长由县人民医院结合实际业务开展的需要,自行调整任命,且职数不限等管理办法,乡镇卫生院的中层干部统一配备、统一培训、统一工作职责,全面提高了乡镇卫生院的管理水平。

在业务上,采取专科共建、临床带教、业务指导、教学查房、远程会诊、手术指导、接收进修、科室结对帮扶、巡回医疗、大力推广中医药适宜技术等措施,实现县级优质医疗资源下沉,帮助提升卫生院业务能力。

在报酬上,坚持绩效按月统一考核,按照乡镇卫生院绩效工资“分类核算、强化考核、奖惩并行、一票否决”制度,把基本医疗和基本公共卫生服务质量等关键指标完成情况作为考核结果有效运用,紧紧抓住发展与安全这个牛鼻子,引导卫生院良性运行发展。探索试行乡镇卫生院院长年薪制。

成效显著 开创多方共赢格局

“‘一体化’改革之前,云县人民医院和乡镇卫生院属于竞争对手,县人民医院有‘教会了徒弟饿死师傅’的顾虑。”罗开富说,改革后,县人民医院和乡镇卫生院变成“一家人”。

云县统一信息平台建设,实现区域资源共享——由县医院统一建设了全县区域HIS系统、网络门诊系统、区域影像平台、公共卫生服务平台、区域心电中心、病理中心、分级诊疗及双向转诊系统等信息平台,实现了县乡医疗机构医疗信息互联互通和县域内医疗资源共享。

同时,县医院专家能实时为乡镇卫生院提供检查检验报告、临床诊疗、远程会诊、远程培训、远程手术指导等服务,有效解决乡镇卫生院检查检验专业人员不足、质控水平低等问题。“为基层患者能同等享受县级优质医疗服务创造了条件,大幅提高了乡镇卫生院诊断符合率,保证了医疗质量与安全,为分级诊疗提供了保障。”罗开富说。

“一体化”带来的不仅是县乡村医疗机构综合服务能力全面提升,还带来了医疗质量与安全得到保障,县级公立医院实现了错位发展,医疗技术和重点专科不断发展,形成发展合力,服务能力得到大提升。

说起一体化改革为乡镇卫生院带来的变化,茂兰镇中心卫生院院长周志梅最有感触。她刚参加工作的时候,乡镇卫生院基本都是一个样,院内设施破烂不堪,医院设备陈旧老化,留不住人才,医技力量薄弱,也就没有老百姓上门就诊。老百姓信不过,有病就不辞辛劳,舍近求远到县城医院看病,不仅误工费时,还增加开支。

“现在可不一样了,院内设有标准产房、手术室、功能检查科、内妇儿科等临床科室,住院病房设施一一配套。原先受环境条件限制,只能开展清创之类的小手术,现在技术提高了,设备齐全了,还有县医院资深专家的帮扶支援,可以开展胆囊摘除术、阑尾切除术、剖腹产手术等常见病及急症手术。”周志梅介绍。

优质医疗资源实现下沉,各卫生院资源得到优化整合利用,乡镇卫生院和村卫生室管理得到规范,基本医疗、公卫服务、医院管理、分级诊疗及双向转诊、感染管理等工作实行县乡同质化管理,医疗、护理质量大幅度提升,患者安全得到保障。老百姓在家门口看病难问题得到解决,确保“常见病不出乡和小病不出村”,外转率持续下降。而且,实现了县乡医疗机构信息互联互通,检查检验结果互认,资源共享,有效保障了分级诊疗、双向转诊等工作有效实施。

在这种紧密型县乡村医疗卫生服务一体化机制下,医疗资源下沉,乡镇卫生院服务能力提升,分级诊疗、双向转诊、家庭医生签约制度落到实处,县乡村医疗机构实现医疗同质化管理,基层卫生院的居民健康“守门人”作用和能力提高,慢性病预防、治疗、管理在医共体内实现无缝对接,方便群众就近就医,减轻群众就医负担,有效防止群众“因病致贫、因病返贫”,增强群众获得感,达到了群众满意、医务人员满意、政府满意的县级公立医院综合改革的目标。

经过4年的“一体化”改革,云县初步形成了以促进卫生与健康事业改革发展为中心的基层大卫生观,“基层首诊、双向转诊、急慢分治、上下联动”的分级诊疗模式在全县逐步形成,县乡医疗机构信息实现互联互通,初步形成了“小病首诊在基层、大病在县内、康复治疗回基层”的良性就医格局。



链接

改革大事记


2014年,云县人民医院医改工作被国务院医改办选入《2014年县级公立医院综合改革案例选编》。

2015年,云县人民医院医改工作被国务院医改办选入《2015年全国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案例汇编》。

2016年,先后在云县人民医院召开了全省、全市县乡村医疗卫生服务一体化管理现场交流培训会。

2016年6月,云南省委深改组第二十一次会议上专题听取了云县县级公立医院综合改革及紧密型县乡村医疗卫生服务一体化管理工作汇报,对云县的改革经验和取得的成效给予了高度评价,并要求在全省推广。

2016年,国家卫计委先后多次到云县人民医院进行实施紧密型县乡村医疗卫生服务一体化管理,推动医疗资源下沉,落实精准健康扶贫工作调研。

2017年5月,云县人民医院儿科荣获了“全国优质护理服务表现突出病房”称号。

2017年8月,云县和云县人民医院分别荣获了全国卫生计生系统先进集体称号;同时,被国务院医改办列为了全国30个医改示范县之一(全省唯一的国家级示范县)。

2017年11月,云县人民医院被省、市卫生计生委遴选推荐为全国改善医疗服务先进典型示范医院和健全现代医院管理制度示范医院。

2017年12月,云县人民医院成为通过全省第一批县级公立医院提质达标验收的20所医院之一。


医改“云县模式”



建立以紧密型县乡村医疗卫生服务一体化管理为核心的县域医疗卫生共同体。




       ——责权共担,利益共享。县乡各医疗卫生机构成为服务、责任、利益、管理共同体,实现区域内医疗卫生资源有效共享。



       ——上下联动,协作紧密。实现县乡医疗卫生资源上下联动和资源互补,建立各医疗卫生机构之间快速有效的医疗卫生联动机制。



       ——人才共享,同质服务。建立“乡编县管、县管乡用、乡管村用”和县乡人才柔性流动用人机制,医共体内人、财、物统一管理和调配,实现优质学科、优质专家下沉基层,建立起区域性医疗设备、卫生专业技术人员和医疗技术资源共享。



        ——信息联通,数据共享。“县域医共体卫生健康信息平台”实现县域内基本医疗信息、健康档案、家庭医生签约服务等信息互联互通、互传互认、共融共享。



       ——防治融合,保障健康。深化基本医疗与基本公共卫生服务融合发展,全面形成基层大卫生观,推进以医疗为主向防治结合转变、向以提高群众健康服务水平为中心转变。



        ——全面提质,百姓受益。建立县域医共体同质化医疗质量与安全管理体系,基层综合服务网络和能力不断完善和快速提升,公益性回归。


        ——分级诊疗,双向转诊。资源下沉显成效,基层能力得提升,“基层就医”成共识,重建了患者的就医新秩序,初步形成了科学的分工协作和顺畅的转诊机制,逐步形成“小病不出村、常见病不出乡、大病不出县、预防康复在基层”就医格局。



        ——精准扶贫,普惠群众。全县形成县乡村“一盘棋”,按照“2+1”(即:基本医疗与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健康扶贫)的模式,统筹推进精准健康扶贫工作,着力让贫困人口“少得病、看得起病、看得好病、看得上病、少负担”。



        ——健康产业,转型发展。组建成立云县人民医院健康产业投资管理有限公司,以多模式、多领域发展大健康产业。



新闻动态

News developments

医共体医疗单位

MEDICAL COMMUNITY MEDICAL UNITS